學生核心能力 | 核心能力百分比 |
1. | 善盡公民職責的能力 | 8.41 % |
2. | 生涯規畫與就業的能力 | 11.21 % |
3. | 安頓身心的能力 | 14.95 % |
4. | 利他淑世的能力 | 14.02 % |
5. | 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| 14.02 % |
6. | 文化理解、傳承與創新的能力 | 10.28 % |
7. | 閱讀、寫作與欣賞的能力 | 2.80 % |
8. | 文藝欣賞的能力 | 0.00 % |
9. | 國際思維的能力 | 13.08 % |
10. | 善用科學與科技的能力 | 11.21 % |
課程綱要及授課時數 | 學生核心能力 |
---|
No. | 課程內容 | 1. | 2. | 3. | 4. | 5. | 6. | 7. | 8. | 9. | 10. |
1 | 專業倫理的定義和規範倫理的基本原則。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課程介紹&課程要求&專業倫理的意義和力用&規範倫理的基本原則介紹 |
2 | 德行與倫理:德福一致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亞里斯多德對品德的看法(林火旺)&職場是品德教育的實踐&德行與福報的關聯 |
3 | 職場倫理的基本原則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人際關係&敬業&忠誠&尊重自他、尊重差異性&不要放棄龜兔賽跑的精神 |
4 | 「群體」和「我」的定位和共生共榮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處事態度的影響力&共生的互利關係&「我」在群體中成長 |
5 | 工作態度VS.倫理價值的實現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工作態度包含認知、情感、行為意向&判斷能力、學習能力、EQ管理&倫理價值的取向 |
6 | 敬業精神與生涯規畫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敬業精神與職業道德&實現自律&提高職能、創新效益&自我評估、性向、願景、價值觀、增強競爭力 |
7 | 社會責任與工作責任感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企業的社會責任&遵守法律及商業道德規範&工作人員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&良好的培訓計畫和制度 |
8 | 職場EQ與職場倫理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EQ(情緒智商)&良好的自我管理&職場EQ決定工作成敗&良好互動&盡責&自利利他 |
9 | 期中考試 (筆試)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|
10 | 實例與簡報-以福智協會的教育和里仁營銷為例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福智教育園區(福智中小學、廣論研習班推廣)&里仁營運的核心價值-誠信、互助、感恩&心靈提升、有機農業、慈心商品 |
11 | 僧團倫理的原則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戒律的倫理意義&僧團管理制度的要點&依據戒律處理僧團事務&僧團管理的現代意義 |
12 | 僧團管理的倫理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六和敬為基礎&典章制度的依據:《百丈清規》&禪門綱常、住寺管理、僧眾軌範、節蠟法器 |
13 | 弘化的基礎:三學增上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以戒學為基礎&以定學為增上&以慧學為圓滿&自他俱利之解脫道 |
14 | 領眾能力(一):弘法條件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以戒為師&具正知正見&尊師重道&破邪顯正&深入經藏&辯才無礙 |
15 | 領眾能力(二):攝眾能力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言教與身教並行&慈悲願力兼蓄&人脈的建立和培養 |
16 | 期末報告(一)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|
17 | 期末報告(二)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|
18 | 期末報告(三)& 雙向討論與研究 | | | | | | | | | | |
註 | 重要議題的省思與回顧和討論 |